文 | 王雨桐
数字藏品开始变得烫手了。
2022年可以算得上数字藏品的水逆之年,众多此前踌躇满志布局数字藏品的大厂,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最终都落得先后黯然退场的下场,腾讯幻核就是其中代表。
8月16日,幻核方面发布了“清退”公告,正式宣告将不会再发新品,并给出了完整的藏品清退方式,用户可以选择自行保留或原价退款。而腾讯方面给出的原因是“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彻底放弃了数字藏品这一新生事物。或许腾讯自己也没想到,从内部孵化幻核,到关停清退,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年正是数字藏品疯狂发展、蒙眼狂奔的一年。
数字藏品水土不服
数字藏品起源于NFT,2021年,加密艺术家Beeple的NFT画作在佳士得拍得6900万美元的天价后,NFT概念开始在全球出圈。此后的“无聊猿”NFT头像系列又借“名人效应”形成一种全新的潮牌文化,甚至在元宇宙火爆后,NFT更被视为元宇宙的一部分。
但数字藏品在国内,遭遇的是五花八门的水土不服,尤其在数字藏品处在监管高压下的今天。
2021年6月23日,支付宝在“蚂蚁链粉丝粒”小程序上限量发售了两款“敦煌飞天,九色鹿”付款码NFT皮肤。这两款皮肤各限量8000份,迅速被抢光。据了解,该NFT皮肤是基于敦煌美术研究所创作的敦煌IP推出,发行方是杭州鲜活万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用户可以以10支付宝积分+9.9元进行兑换,购买后NFT皮肤会显示在付款码上方。这款NFT皮肤在闲鱼市场被炒到上万元,但很快就被蚂蚁下架。理由是:不为艺术品哄抬价格提供机会。
两个月之后,腾讯旗下的NFT交易平台幻核App上线,首期发售300枚有声《十三邀》藏品NFT;随后不久再次发售《万华镜》民族图鉴作品共3136枚NFT,两个产品系列都是很快售罄。幻核的火爆,也曾引来“币圈狂人”、波场币创始人孙宇晨的关注,今年7月,他在推特高调发声要“蹭热度”,表示希望收购幻核。截至关闭前的今年7月,幻核一共发布了43款数字藏品,总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不久前的4月,幻核的销售额还达到了2000万元的高点。
但与海外市场不同的是,国内的数字藏品在自身的属性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不具备金融属性,仅可以收藏或转赠,并不能进一步交易;用户购买时也需要实名制,只能以人民币或者数字人民币购买。而NFT可以通过虚拟货币购买,用户也是匿名的。
尽管如此,但过去的一年,这个市场依然火爆,除了腾讯、阿里之外,包括百度、京东、网易等头部互联网公司也相继推出了数字藏品平台。
数字藏品的最大特性——不确定性
时至今日,幻核的退场也为这个行业泼上了冰冷的水。
关于退出行业的原因,腾讯官方解释称,“目前国内尚未出台数字藏品相关的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数字藏品作为新兴领域,无论是行业风险,还是监管风险,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公司基于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做出业务调整,聚焦自身核心业务。”
在这背后,腾讯透露了哪些信息?
首先,在没有明确法规的前提下,数字藏品行业在国内充满了不确定性。
据公开数据,2019年至2022年7月15日,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有998家,其中2022年仅上半年即新增数字藏品平台639家,预计中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295.2亿元。阿里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鲸探、幻核等数字藏品平台共计发售物品数量456万个,均价33.33元,总市值约为1.5亿元。另据东吴证券数据,现有数字藏品现有交易用户总量约为300万人。
在这样庞大的市场下,数字藏品面临着众多的监管风险。一是技术门槛和发行成本低,二是作品能不能火极度随机,与创作者的身份和禀赋没有太大关系,一夜暴富的机会谁都有可能得到。这样的随机性,也会为平台带来较大的风险。
其次,由于没有开放“二级市场”交易,数字藏品的交易存在着大量的赌运气的成分。
今年7月,一家叫TT数藏的平台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跑路的公告,明目张胆地告诉投资者,自己要跑路退场了。按公告上所说,跑路的原因是老板因为拿着钱去IBOX平台炒藏品,但今天IBOX平台上的藏品都暴跌,亏损严重,导致平台没钱经营了,公司无法维持运营,只能就地解散。TT数藏不是唯一一个跑路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TT数藏、光艺数藏、IREAL、镜域数藏、灵龙等多个数藏平台曝出过“跑路”消息。
这些中小型平台的生命最短的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当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平台也迅速关闭跑路。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爱惜羽毛的一众大厂只能慎之又慎。
结语
那么,2022年的数字藏品还值得关注吗?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幻核离场,但市场上还有部分数字藏品平台仍在坚守。在主流大厂的产品中,阿里旗下的鲸探、百度超级链、京东灵稀、视觉中国的元视觉、网易星球等都仍在正常运营。但数字藏品这个行业现如今确实被市场哄抬到了一个过于高的地位,行业规模扩大速度超过了新用户增长速度。所带来的后果即是,数字藏品市场情绪表现出明显疲软。
在这个趋势下,国内对数字藏品行业的监管政策逐渐清晰。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指出应确保NFT产品的价值有充分支撑,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防止价格虚高背离基本的价值规律。但目前,三协会发布的《倡议》明确要求不得在NFT底层商品中包含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因此,数字藏品在国内的金融衍生应用前景尚不明朗。
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藏品的未来不明朗。有观点认为,数字藏品或许是打开元宇宙大门第一道锁的钥匙。
可以预期,当数字藏品的发展达到临界点后,也将冲破最初固定的亚文化圈层,走向更加广阔的大众市场,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纳。在融合了现有技术基础、文化意义、经济价值、政策规范以后,关于数字藏品还有着太大可供延展的想象力空间。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还需要一个开放且审慎的心态。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