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和插混之争,自技术出现以来就从未停歇。
增程被广泛吐槽的点是只能串联,用发动机烧油发电纯属“多此一举”,能量转化效率不高;而插混则被诟病电池容量等问题。这也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混动车型时,难免会在插混和增程两种技术路线之间摇摆。
那么,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两种技术路线孰优孰劣?
增程和插混,谁是王者?
当谈及现今市场上的混合动力车型,我们主要看到两种流行的形式: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这两种混合动力系统被多家汽车制造商广泛采用。
在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精明的消费者早已学会用脚投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包括插电混动、增程混动在内的插电车型,其零售销量同比增长79.5%,远超纯电汽车17.6%的增长率。在某种程度上,不论是增程还是插混,它们都适应了当前国内环境下的实际路况,成为了更合适的选择。
总体而言,能够实现纯电驱动以及发动机直接驱动的车型被归类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反,若车型仅支持纯电驱动,且发动机不参与直接驱动,而只用于发电,这类车型则定义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这种分类不仅反映了各自的技术特点,也揭示了它们在市场上的定位和消费者选择的趋势。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其多模式的驾驶选择和高效的能源利用,在短途和长途行驶中都能展现出色的性能,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而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则以其长途续航能力和简化的能源转换过程吸引了一部分特定需求的消费者。
插混可兼顾车辆性能和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那二者究竟有哪些区别?
从能源损耗的角度来看,增程车型的发电机更像是随身携带的大号“充电宝”,当电量不足时,通过燃油发电增加行驶里程,即“油变电”,然后利用这些电能进行驱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能量转换过程中,由于多个环节的介入,能量损耗相对较大。
相比之下,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则在能量利用效率上更具优势。这些车辆可以直接通过外部充电补充电能,同时也能通过内燃机直接驱动或通过内燃机充电。在PHEV系统中,能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环节更少,从而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整体的能源效率。这使得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既节能又高效的同时,还能提供灵活的驾驶模式选择,满足不同驾驶条件下的需求。
在模式选择上,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系统具备纯电、串联、并联以及直驱四种工作模式,提供了更广泛的驾驶选择。这些模式使得PHEV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作状态,从而在保证动力性的同时,优化能耗效率。例如,在城市低速行驶时,纯电模式可以大幅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而在高速行驶或需要更多动力时,直驱或并联模式则能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相对而言,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通常只有纯电和串联两种工作模式。虽然这种设计简化了系统结构,但在适应不同驾驶条件方面的灵活性不如插电式混合动力。在串联模式下,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依赖发动机为电动机发电,而不能直接驱动车轮,这可能在某些高速或高负荷行驶场景下导致能效不如直驱模式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因此,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在适应不同驾驶情况、优化油耗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种多模式的灵活性使得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效能源利用和驾驶体验的双重需求。
插电混动技术门槛更高
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专家媒体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这个问题做了详解。
欧阳明高提到,目前插电混动跟增程式电动在技术上都属于同一种体系。在车辆有电时两者都是纯电动车。 当车辆进入亏电状态运行时,两者差距就拉开了,增程式电动实际上是亏电之后就进入了串联式混合动力的工作模式,它的发动机是不能直接驱动车轮的,而是发电。
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混合动力(REEV)之间的技术难度,欧阳明高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插电混动的技术门槛无疑更高。
这一点在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首先,插电混动需要配备高效能的发动机。这些发动机通常采用专为混合动力设计的技术,如可变行程、废气增压等,以确保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均能提供最佳性能。在这方面,比亚迪被认为是插电混动技术的领先者,其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实践成果,使其成为了这一技术路线的代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于这两种技术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市场格局。虽然插电混动技术的门槛较高,但其提供的灵活性、高效能和优化的能源利用使得它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这种技术能够在不同的驾驶条件下提供最优的能效表现,同时满足了消费者对动力性能和环保性的双重需求。
最终,市场会做出选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将直接反映在销量数据上。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的选择将越来越倾向于那些既能提供高效能源利用,又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车型。无论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混动,它们都将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谁就有可能成为这场技术革新的最终赢家。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